啥子样的无尽的拉格朗日护航艇组合最有效 无尽指的是什么
护航艇的有效组合需围绕功能性互补和战场定位展开。蜂巢守卫者-重型鱼雷艇和CV-T800级-脉冲炮艇是当前版本的核心选择,前者凭借顶尖单发伤害和态势感知体系成为对舰主力,后者以能量武器兼顾对空和对舰的全能表现。两者组合可覆盖多数战斗场景,尤其针对巡洋舰和航母编队时优势显著。需注意蜂巢守卫者需优先强化鱼雷伤害和冷却缩减,而CV-T800则应侧重锁定速度和能量输出效率。
护航艇的次级梯队中,RB7-13型-导弹艇和虚灵-隐身导弹艇可作为战略补充。RB7-13专精巡洋舰打击,其策略技能能有效突破敌方前排防御;虚灵则依赖高射速和信息干扰体系,适合骚扰敌方小型舰船。这两类护航艇需组合前排抗伤单位运用,例如卡利莱恩特种型护卫舰或CAS066巡洋舰,以弥补其生存能力不足的缺陷。技术值分配上,RB7-13应优先提高导弹穿透率,虚灵则需强化闪避和命中削弱效果。
编队策略上,提议采用2主攻+1辅助的配置。两艘S级及以上护航艇承担核心输出,组合一艘功能性单位如CV-M011型-重型导弹艇或星云追逐者脉冲型。CV-M011能吸引火力并清理护卫舰,星云脉冲型则针对中型舰船提供持续压制。此配置需严格控制护航艇数量,过度堆砌会导致舰队人口浪费且输出边际效益递减。工程舰应携带721载货型扩大资源储备,避免频繁往返影响效率。
资源分配和养成顺序直接影响实战表现。优先将技术点投入蜂巢守卫者和CV-T800的决定因素模块,其次补充RB7-13的对舰强化。虚灵和CV-M011等技术值需求较低的单位可后期补足。每天采集任务获取的金属和晶体应优先保障护航艇生产线,重氢资源留给高等级舰船维修。不提议在未成型时分散培养多类型护航艇,集中突破2-3艘核心单位更易形成战斗力。
战场适应性是检验组合效果的核心标准。在PVP环境中,需根据敌方舰队构成动态调整护航艇组合:面对航母编队时增加CV-T800比例,遭遇巡洋舰集群则启用蜂巢守卫者和RB7-13的混合编组。PVE场景下可侧重虚灵的持续输出和CV-M011的生存能力。全部组合均需通过星系态势实时评估,必要时利用前哨指挥中心快速切换配置。